105年2月份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研究:每周吃1至3次海鮮 延緩失智
國外研究發現,常吃魚不只能變聰明,對於延緩阿茲海默症也有幫助。而且,對腦部有好處的不只魚類,幾乎所有的海鮮都有益,關鍵就在於Omega-3脂肪酸。另一方面,研究還發現,如果吃的是魚油營養補充品,並沒有出現跟直接吃海鮮一樣的效果。
每周吃1至3次海鮮 延緩失智症病程
美國芝加哥若許大學醫學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的專家針對286名近期死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本身就帶有疾病基因的人,每周如果有1~3餐有吃海鮮,罹患阿滋海默症之後,腦部的損傷程度比較低。也就是說,每周至少吃一次海產,可能就有助於延緩阿茲海默症的病程,減少對腦部的受損程度。
這些魚富含Omega-3脂肪酸 吃魚油效果不同
研究員認為,海鮮當中的Omega-3脂肪酸是關鍵。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所(Alzheimer’s Research UK)的專家指出,Omega-3脂肪酸可以維護腦部健康,是均衡飲食的重要一環。以魚類來說,Omega-3脂肪酸含量較豐富的有鯖魚、秋刀魚、鮭魚、鮪魚等。
另一方面,研究也發現,如果是吃魚油補充品而不是直接吃海鮮的人,就沒有獲得同樣的效果。目前還沒有充分證據顯示,魚油營養補充品能預防失智症。此研究已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詳全文


穀物沖泡「飲」藏添加物 三大雷區要小心
寒流來襲,很多人喜歡泡一杯又香又濃的穀物沖泡飲(穀奶)或堅果飲來搭配早餐,市面上許多的沖泡飲為了增添口感與濃稠度,常常使用堅果穀粉以外的化學澱粉、麥芽糊精、關華豆膠等做為增稠劑,甚至加入各種香精香料來掩蓋穀物天然的臭味或油耗味,但是,化學添加物可能造成身體負擔。程涵宇營養師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時,應該選購成分完全天然的穀物或堅果沖泡飲品,購買前務必仔細辨別成份標示,只要是名稱看得懂的食材大多屬於天然食物,就能吃到堅果穀物的營養與元氣,減少化學添加物的負擔。
近年來,在追求健康的潮流下,食品包裝常常為了符合消費者的喜好,標榜著大大的「無添加」、「沒有化學物質」等字樣,增加吸引力,但若沒有注意「飲」藏的地雷區,可能就掉入產品包裝上的文字陷阱。
陷阱1:標榜「無添加糖」,卻使用其他類型糖漿或澱粉、熱量居高不下
天然堅果的熱量源自優質的植物脂肪,然而市售非100%天然的穀物沖泡飲或堅果飲,大多添加糖調味,即便宣稱100%無添加糖,也常常可在成分表中看見摻入葡萄糖漿或澱粉類原料,例如:麥芽糊精、葡聚醣、全脂奶粉或各式人工澱粉,來增加飲品的濃稠度與風味,結果營養變少了,源自碳水化合物的熱量反而暴增,甚至達到整體熱量的七至八成,都可能是導致你吃進高熱量的地雷添加物之一。
陷阱2:標榜「無添加人工香精、香料」,卻使用增添風味的化學添加物
穀物堅果飲裡的調味料或副原料也很有玄機,原味堅果不用調味就有天然香氣,但經過加工做成的市售堅果飲後,經常添加各種香精香料,創造濃郁香味以吸引消費者。市面上有許多標榜「無人工香精添加」的沖泡飲,成份表一攤開還是含有改善口感風味的化學添加物,例如「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和「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這些添加物常用作抗氧化劑,同時增加鮮味、類似味精的作用。更引人不解的是,堅果本身就含優質油脂和維生素,但許多堅果飲卻還是添加棕櫚油、調和植物油粉、維生素、礦物質等各種添加物,甚至是連許多民眾都看不懂的化學成分(香莢蘭醛、苯乙酸乙酯、異丁香醇…等)。
陷阱3:標榜「無添加防腐劑、無添加人體有害物質」,玩文字遊戲難看破
無添加防腐劑是最常見的食品訴求,但如果是食品,真正要做到無添加防腐劑,只有一個方法:無菌充填、無菌包裝,在高溫殺菌之後用可靠的包裝材質完全密封,像是保久乳或是罐頭。多數業者若無法做到在殺菌與包裝上的高標準,就很有可能將防腐劑的成分,改為其他名稱的添加物卻標榜「無添加人體有害物質」這樣的說法就更是定義不明、玩弄文字遊戲,消費者千萬要在選購之前,認識清楚。
挑選優質的全天然堅果飲品,少添加、多健康
營養師程涵宇提醒,若在市面上買到攪拌起來相當濃稠,或味道非常濃郁的堅果飲品,就要注意該產品可能含有增稠澱粉或是化學香料。目前已有許多標榜100%全天然的堅果飲產品可供消費者選擇,但得仔細找出食材都是天然成分的優質產品,別只是看到包裝上大大的「無XX添加」字樣就直覺以為沒有化學添加物,要養成選購前看成份表的習慣,並多加注意產品提供的食品安心履歷,直接查詢所有成份來源與檢驗報告,聰明選擇就能少添加、多健康。
詳全文


喝全酒料理避寒 記得保暖多喝水
天冷就喜歡喝熱湯,雞酒、薑母鴨都很熱門。喝補湯有訣竅,資深護理師譚敦慈說,吃全酒料理感覺溫暖,但吃完溫度散發更快,要加強保暖,且多喝水,避免血液濃度過高,易中風。
林口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受訪表示,很多人喜歡冬天喝補湯,但雞酒、薑母鴨、麻油雞等這類全酒料理,喝下肚時很溫暖、舒服,但吃完之後散熱更快,如果沒有加強保暖,更容易覺得寒冷。
酒精有利尿效果,譚敦慈說,喝酒的人都容易跑廁所,如果沒有多補充水分,容易脫水,導致血液濃度提高,增加中風機率,且很多人有迷思,以為全酒料理煮久了,酒精會揮發,但研究證實全酒料理煮久仍有酒精成份,就算沒酒味,不代表沒有酒精濃度。
譚敦慈說,冬天氣溫變化,本來就是心血管疾病發作危險期,飲食上更應該注意,對肝、腎、心臟、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不好的人來說,不應該亂補。
她說,如肝病患者對酒精代謝較差,全酒料理儘管煮很久,酒精濃度仍然很高,最好不要喝湯;腎臟疾病、洗腎的患者,鉀離子代謝異常,補湯裡的中藥、菜都高鉀,曾有患者剛吃完全酒料理,走到停車場就倒地不起,真的要多加小心。
譚敦慈分享私房麻油雞食譜。以苦茶油取代麻油煸薑,煸好後再加麻油跟水,減少麻油因起煙點較低、煸薑易生毒素的疑慮。油只用2湯匙,避免過度油膩、增加控制血壓困擾,且肉類最好都去皮、去油,以全食物取代火鍋料等再製品。
她說,很多人習慣吃薑母鴨加一大堆火鍋料,但火鍋料等加工品常添加磷酸鹽,吃多了對身體有害,應盡量避免,單純喝補湯、多添加蔬菜最健康。
詳全文


吃麵包會過敏?麩質過敏者需小心麥類製品
長期腹瀉找不到原因?明明沒有內出血,卻罹患缺鐵性貧血?若是平時愛吃麵包、麵條等小麥製品,或是常吃大麥、燕麥等麥類,又出現這些情況,可能要留意麩質過敏的可能性。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科醫師吳政翰指出,麩質過敏的原因是人體腸道對麥類之中的麩質產生免疫反應,病人除了必須避免吃到小麥製品之外,包含大麥、燕麥、黑麥也都會使疾病惡化,所謂的無麩質飲食就是專為麩質過敏病人所設計。
除了飲食之外,麩質過敏也和基因有關,在國外每一百個人就會有一個是麩質過敏,國內預估每一千個人也有六到八個人可能有這樣的基因。吳政翰醫師指出,麩質過敏的症狀變化多端,除了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也會有皮膚、神經、肝功能、缺鐵性貧血、甚至不孕症的問題。臨床上很多病人長期腹瀉找不到原因, 只要能找出原因,麩質過敏是可以治療的,只要改變飲食習慣,原本一直無法解決的症狀都可以得到改善。
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黃金環表示,麥類製品除了明顯使用麵粉製成的麵包、麵條、麵線之外,其他如麵泡、麵筋、麵腸、麵輪、麥汁、啤酒等也是麥類製品,麩質過敏民眾建議避免,除非產品強調「無麩質」,民眾才可嘗試少量食用。另外,有許多食品會以麥類為添加物,但卻不會標明在品名中,例如醬油、醬油膏、油炸使用的脆酥粉皆有小麥成份,因此在食用前最好仔細閱讀食品標識,留意成份,才能避免不小心誤食。
民眾是否有麩質過敏,應該看診專業醫師和檢查,確認是否為麩質過敏引起,再考慮調整飲食,需採用此飲食時,建議也需找醫師或專業營養師諮詢,以避免營養不均或營養不良。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學童天天吃早餐 學習能力佳
早餐吃得好很重要,董氏基金會表示,根據研究,天天吃早餐的孩子,學習能力較佳,遇學習困難比率也較低。不過,早餐不能隨便選,應多蔬果、優質蛋白質,避免加工品、含糖飲。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國防醫學院公衛所最新研究,分析台灣2001∼2002年大規模調查2401名國小學童的營養攝取狀況資料,包括早餐攝取狀況、健檢資料和學習表現等。
結果發現,比起都沒吃或每星期只吃1到4次早餐的學童,天天吃早餐的學童健康狀況最好,除了BMI(身體質量指數)及腰圍較低、高密度膽固醇(HDL)較高,血壓偏高情況也減少63%、代謝症候群發生率減少78%,且天天吃早餐的學童,學習能力較佳,遇學習困難比率也較低。
不過,有些孩子雖然天天吃早餐,但選項不健康,一樣會讓身體狀況亮紅燈。根據董氏基金會曾做過的台灣國小學生早餐調查發現,只有25.9%學童是吃健康早餐(常喝乳品、每週有4天以上有吃蔬果等),有超過50.7%的學童早餐吃得不夠健康(主食或飲料其中一項不健康)或是極不健康(主食與飲料都不健康)。
董氏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現代父母忙碌,學童常吃外食早餐,很容易選擇不當,攝取過多的油、糖、鹽,例如蛋糕、蛋塔、甜甜圈、熱狗、雞塊、雞排、薯餅、薯條、燒餅、油條、蔥油餅等,再搭配含糖飲料,如奶茶、紅茶、綠茶、汽水、碳酸飲料等。
她說,這些食品選擇除了攝取過多熱量,造成脂肪堆積,更增加腸胃負擔,讓人感到昏昏欲睡,導致現代孩童容易變胖、體虛、生病,更增加罹患慢性病風險。
許惠玉建議,學童的健康早餐應符合,主食選擇全穀根莖類,例如全麥饅頭、糙米或紫米飯糰(不加油條)、全麥吐司、地瓜等;搭配新鮮蔬果,如夾生菜、番茄片、蘋果片等;選擇優質蛋白質,例如白煮蛋、瘦肉、原味乳品,避免炸雞、豬排、火腿等加工食品。
很多人習慣早餐搭含糖飲,許惠玉說,可選擇原味乳品、無糖豆漿或100%蔬果汁等,且每天盡量多樣化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物。
詳全文


家長勿用低營養、高熱量甜食撫慰孩子
家長經常使用糖果、餅乾、含糖飲料等,作為孩子聽話獎勵,卻可能不知不覺養成不吃正餐壞習慣,慢慢增加體重提高未來罹患慢性病風險;為了孩子健康,最好不要將低營養高熱量食品作為獎勵,陪伴孩子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良好正餐習慣,能夠幫助未來大幅降低慢性病風險。
北醫附醫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王德森表示,許多零食提升口味,使用大量糖、鹽、與油脂,不但熱量高鈉含量也重,但人體所需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營養素,都相當缺乏,如果孩子養成正餐間吃零食習慣,身體可能會判斷熱量攝取足夠,減少一般食物攝取量,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導致肥胖。
經常接觸零食可能養成孩子重口味的習慣,會影響未來飲食習慣;王德森強調,除非家長主動給予,否則孩子很難接觸到市售零食,因此最好減少零食攝取方式,就是家長主動過濾,不要讓零食變成獎勵,就算給予也要控制食用量,讓孩子養成規律吃三餐習慣,同時攝取多種營養,真正幫助孩子成長。
正確營養觀念家長必須學習;王德森補充,孩子飲食習慣家長佔重要關鍵,可以透過社區診所、醫院家醫科醫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獲得正確營養攝取知識,幫助孩子攝取足夠營養,維持適當熱量攝取,同時加強孩子養成運動習慣,觀察各時期活動喜好,不斷陪同鼓勵,可以降低孩子將來慢性病危險。
詳全文

生活健康:
無所不在的甲醛危機!避毒5招
1. 剛買回來的衣服先洗過再穿
有些廠商會使用甲醛當做助染劑,甲醛還具有塑形、漂白的功效。並且當你從乾洗店拿回來燙整好的衣服,建議先掛在陽台吹散化學毒氣,不要急著穿或直接放在密閉衣櫃裡。
2. 種棵盆栽
在室內至少可偵測到超過300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例如膠水、影印機、曬圖機等,都是環境荷爾蒙。
如果建築物的通風能力有限,要去除室內甲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種一些植物。吊蘭、虎皮蘭、孔雀竹芋、非洲茉莉、綠蘿、鴨腳木、散尾葵、紅掌、元寶樹、發財樹這十種植物可將甲醛代謝掉。
3. 不要買劣質的指甲用品
含有甲醛(Formaldehyde)的指甲油、指甲強化劑,可能造成指甲與甲床分離,甚至接觸性皮膚炎。
指甲容易變黃的人,最好擦約2~3天就卸掉,讓指甲休息幾天,避免色素沉積指甲內。強調持久不易掉色的指甲油,通常對指甲的傷害也比較大。
4. 扔掉空氣芳香劑
不要為了讓浴廁變香而使用空氣芳香劑,卻因此讓自己生病。空氣芳香劑多為化學合成製劑,拿來定香的鄰苯二甲酸酯則含有塑化劑,裡面也可能摻雜甲醛或苯,有害呼吸、神經系統。
5. 如果可以,盡量少裝潢
裝潢愈簡單愈好,減少材料使用,可避免自己暴露在有害物質中。尤其在家現場訂做家具、木作施工,需要使用大量黏著劑,甲醛含量驚人。如果客廳剛裝潢好或購買新的家具,飄出一股刺鼻的味道,建議多打開窗,讓室內通風。
詳全文


全氟碳化合物 增加糖尿病風險
被使用於防水透氣外套、不沾鍋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全氟碳化合物,不但有致癌的風險,由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及台大醫院組成的研究團更發現,全氟碳化物暴露量較高者,將增加罹患糖尿病及動脈硬化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胎兒生長的認知功能下降。
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等全氟碳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hemicals, PFCs)由於具有防水、抗油的特性,在過去50年已被廣泛使用於各種生活用品與工業製程,在環境中分布廣泛。包括知名品牌的防水透氣外套、地毯都含有PFOS,不沾鍋、披薩盒、微波爆米花的袋子等則含有PFOA。
全氟碳化合物為內分泌干擾素物質,是環境賀爾蒙的一種,可經由觸摸、吸入、食入等管道進入人體,研究已顯示,全氟碳化合物將增加致癌的風險。台大醫學院臨床副教授蘇大成表示,其研究團隊還發現,人體血液中的PFOS濃度升高,將導致頸動脈皮層變厚,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另外,PFOS濃度越高,血糖的濃度也會越高,得到糖尿病的風險甚至可增加3.37倍。蘇大成:『(原音)PFOS、PFOA這兩個東西主要就是它們半衰期太久了,PFOS的半衰期在人體中是5.4年,PFOA是3.8年,你只要吃下去,它好久好久都排不出去,而且在環境中還是一直暴露到這些污染物,它會造成生物累積效應,所以你排不掉、每天又在慢慢累積,對於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蘇大成指出,研究團隊也發現,全氟碳化合物會增加氣喘病患氣喘的嚴重度及其發炎指標,甚至會經過胎盤臍帶血傳送,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導致胎兒生長認知功能下降。
蘇大成說,台灣應該參照美國與歐盟的規定,嚴格限制全氟碳化合物的使用,並早日訂出淘汰時程,同時應要求相關產品明確標明是否含有全氟碳化合物,讓消費者可以選擇。
詳全文


運動健康:
久坐車內全身痠麻 9招拉筋操放鬆肌肉
春節假期長達九天,多數民眾都有做旅遊規劃,但可能在遊玩路途中出現塞車,或因為長途旅行而造成久坐車內導致手腳麻、肌肉痠痛情形,這時候就需要簡易運動來伸展身體放鬆肌肉。
塞車久坐數小時 肌肉緊繃不適
童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陳羿榳指出,長途旅行或塞車被困在狹窄座位上動輒數小時,造成四肢關節及身體無法正常舒展,所以易引致肌肉緊繃不適,所以當下車時,可進行九招簡易的拉筋伸展操:
1)頸部旋轉拉筋操/抬頭挺直站立,肩膀不動,慢慢把下巴轉向右肩膀,停留20秒後在轉向左肩膀,可重複4次。
2)頸部前彎拉筋操/挺直站立,雙手置於背後,下巴垂項胸膛,放鬆身體,靠頭部重量自然下垂而伸展頸部。
3)頸部延展拉筋操/挺直站立,雙手置於背後,頭往上抬挺直站立,如要把下巴抬高指天後,嘴巴不要張開。
4)雙手放在背後的胸部拉筋操/身體站直,雙手於背後交扣,然後慢慢把手臂往上抬,身體不要前傾。
5)手掌朝外的手腕拉筋操/十指於胸前交扣,伸直手臂,然後把手掌往外推。
6)手臂上拉的站姿轉背拉筋操/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臂抬到頭部上方,背部和肩膀要挺直不能彎,慢慢把肩膀轉向右邊,停留20秒後在轉向左邊,可重複4次。
7)轉背式站姿拉筋操/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抱胸,背部和肩膀保持平直,慢慢把肩膀轉向右邊,停留20秒後在轉向左邊,可重複4次。
8)站姿抬腳尖的小腿拉筋操/採站姿,一腳屈膝,另一腳朝前伸直,前伸腳的腳趾朝向自己,並將上半身往前傾,背部要保持平直,雙手放在彎曲的膝蓋上,左右腳交換進行各20秒,可重複4次。
9)腳跟踩地的小腿拉筋操/身體站直,一腳往後跨一大步並伸直,同時把腳跟往地面踩,左右腳交換進行各20秒,可重複4次。
而陳羿榳治療師也呼籲,緩慢且溫和的拉筋伸展運動有助於放鬆肌肉,但做操時不可憋氣,以避免造成肌肉緊張,反而造成肌肉不容易伸展開,因此施做時需配合緩慢的深呼吸,才能達到效果。
詳全文


藥品健康:
用藥安全小叮嚀 歡喜迎猴年
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過年期間醫療院所暫停門診服務,家中如有慢性病患者,請先確認其所需藥品是否足夠並提前領藥,以免連續假期發生藥品不夠之情形。假期期間,民眾若有輕微不適自行選擇到藥局購買藥品,提醒民眾務必諮詢有配戴藥師執業執照的專業藥師,並詳細告知個人有無藥品或食物過敏史,或是目前正在使用的中、西藥品或保健食品,讓藥師能掌握個人用藥情況,以利提供專業之建議。
農曆連假9天,新春期間出外旅遊時,對於在旅遊地方遇到推銷來路不明的藥品,應拒絕購買。選擇藥物時應遵守用藥安全五不原則,分別為:不聽神奇療效藥品的廣告、不信有神奇療效的藥品、不買地攤、夜市、網路、遊覽車上販賣的藥品、不推薦藥品給其他人也不吃別人送的藥。
正確的藥品保存應要注意避免陽光直射或放置於潮濕環境,要存放於兒童不容易取得地方。有些藥品應盡量保持原包裝完整,否則容易受潮,最好不要分裝,才能確保藥品的效用。藥品非生鮮食品,除非藥袋或藥品說明書有標示需冷藏,否則不應存放冰箱,提醒大家藥品不論服用或是保存藥品,都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藥袋標示,才能保障用藥安全。
不論是自行購買藥品或是遵照醫師處方箋,民眾應確實依照包裝或藥袋標示上的使用方法,搭配適量白開水服用,切勿以果汁、牛奶、茶、咖啡等搭配服用,假若不適之症狀持續沒有改善,請儘速就醫。
詳全文


預防嚴重藥害 6前兆要掌握
藥物過敏的發生往往難以預期,雖然大多數症狀輕微,但少數患者若未能及早診斷、停藥並妥善治療,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皮膚不良反應。為提升民眾對於嚴重藥物過敏初期症狀之瞭解與警覺,藥害救濟基金會與食品藥物管理署推出「藥物過敏早期症狀自我檢視表」及「藥物過敏6大症狀海報」,免費提供醫療院所索取,以提醒就診民眾注意服藥後身體反應,若有出現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處置,可降低嚴重藥害的發生。
藥物過敏常見六大前兆症狀包括:「疹」--皮膚紅疹、搔癢或水泡;「破」--口腔潰瘍;「痛」--喉嚨痛;「紅」--眼睛不適(紅腫、灼熱);「腫」--眼睛、嘴唇腫;「燒」--發燒。這些症狀可能在服藥後數日內發生,也可能二至三個月才出現。
藥害救濟審議委員會審議藥害救濟申請案件時,曾發現有病人服藥數週後,出現皮疹、發燒、喉嚨痛等疑似藥物過敏反應症狀,分別到眼科、皮膚科等不同診所就診數次,但在病人沒有告知用藥史,醫療人員警覺性也不足情況下,僅被診斷為濕疹或上呼吸道感染,未能及時停藥,導致藥物不良反應惡化,直至全身水泡、黏膜嚴重潰爛才被診斷出可能是藥物過敏。
因此,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用藥期間應注意服藥後身體反應,若出現一個以上的可疑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用藥史。基金會也建議醫療人員,若遇病人出現疑似皮膚不良反應之症狀,應提高警覺病人是否服用可能造成嚴重過敏反應的藥品,及早給予適當處置;在處方降尿酸藥、抗癲癇藥等較高風險的藥品時,亦可讓病人適時瞭解藥物過敏可能症狀,並把握回診時機。
「藥物過敏早期症狀自我檢視表」及海報,係藉由可愛圖示及淺顯易懂的口訣,說明上述早期症狀的辨識,可作為醫療人員處方或給藥時跟民眾溝通衛教之用,即日起提供醫療院所免費索取,請洽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
詳全文


疾病健康:
COPD遇到寒流 醫籲千萬不可停藥
寒流來襲,低溫持續下探,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醫師特別呼籲COPD患者除了要做好防護措施,戴上口罩之外,也千萬不可停藥,以免病況一發不可收拾。
流感高峰期小心傳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杜明晃表示,COPD好發於秋冬,氣溫與濕度變化大時,會使得氣管非常敏感,一旦受到病毒感染,就會使病況更加嚴重;由於冬天是流感高峰期,很多COPD患者一不小心遭到感染,往往就使得病情非常危急。
肺炎鏈球菌更可怕
除了流感病毒之外,更可怕的還有肺炎鏈球菌感染,尤其是COPD多是年紀大又抽菸的老人家居多,當感染到肺炎鏈球菌,就經常是得入住加護病房救命;因此,杜明晃醫師建議,COPD患者最好是能接種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加以防範,甚至是有氣喘的年輕人,也應該施打疫苗,施打疫苗之後第三週就有保護效果,才能在過年期間不會擔心受到傳染。
戴口罩加強保暖
另外,COPD患者除了在寒冷的冬天裡要做好保暖之外,更是要注意不可停藥;杜明晃醫師強調,有很多COPD患者在秋天時服用藥物使病況有所改善,沒有明顯的發作時,就會自行停用藥物,這非常危險,一定要持續使用氣管擴張劑,控制好病情,而且保暖也要加強,戴上口罩保護好呼吸道,才能在寒流來襲時安然度過。
詳全文


女性多攝纖維質 防乳癌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女性在青少女、剛成年不久攝取大量蔬菜、水果,往後乳癌風險比未吃女性降低許多。研究成果於昨日發表於線上版《兒科》醫學期刊。
研究首席作者瑪莉安‧法薇德表示,過去研究顯示,纖維質攝取量與乳癌之間關係並不明顯,不過沒有人針對青少女、成年初期飲食做過研究,這段時期在乳癌風險高低上顯得非常重要。這項研究顯示,女性年輕時的飲食習慣會影響乳癌發生率,更年期之前的乳癌風險因子當中,很少有風險因子可以自己決定、調整,而這項風險因子正是自己可以決定、改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第二次護理師健康研究中的九萬零五百三十四名女性資料,這些女性年齡介於二十七歲到四十四歲,都在一九九一年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每四年會填寫一次問卷,讓研究人員了解其飲食習慣,這些人也在一九九八年填寫一次問卷,回答其高中時的纖維質攝取量。
研究追蹤發現,女性如果在剛成年時攝取大量飲食纖維,乳癌風險可下降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九,依每個人纖維質攝取量多寡而有不同。女性如果在青少女時期就攝取大量纖維質,整體乳癌風險可以降低百分之十六,更年期前乳癌風險則可以減少百分之二十四。
研究也發現,纖維質攝取量與乳癌發生率呈反比關係,成年期初期每天多攝取十公克纖維質,乳癌風險便減少百分之十三,十公克纖維質相當於一顆蘋果搭配兩片全麥麵包,或半杯煮熟的腰豆搭配半杯花椰菜或菠菜。如果想要降低乳癌風險,透過蔬菜、水果攝取纖維質,幫助最大。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血液中的雌激素濃度過高,較容易出現乳癌,而多吃含纖維質食物或可減少血液中的雌激素濃度,進而降低乳癌發生機率。
詳全文


女性不孕治療 攝取黃豆抗雙酚A
女性接受不孕症治療時,如果透過食物容器吸收到化學物質雙酚A(BPA),對身體並不好。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女性接受不孕症治療時,若能多攝取黃豆製品,可以幫助對抗雙酚A傷害。
在聚碳酸酯塑膠水瓶、罐頭內膜,都可以發現雙酚A蹤影,這種物質會模仿雌激素作用,雙酚A也與生殖系統失調很有關聯性。
這項研究涵括兩百三十九名十八歲到四十五歲女性,這些女性都曾在二○○七年到二○一二年間至少接受一次試管嬰兒療程。研究團隊請這些人完成問卷,以了解這些人平常飲食習慣,此外,研究人員也分析她們尿液中的雙酚A濃度。研究結果顯示,與多吃黃豆製品者相比,沒有攝取黃豆製品女性若雙酚A濃度較高,她們的胚胎著床率、懷孕成功率、活產率就會較低。女性若平常有攝取黃豆製品的習慣,體內雙酚A濃度並不會影響試管嬰兒成功率。
上述研究成果已於一月二十七日發表於《臨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研究第一作者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學者喬治‧查法爾羅博士表示,這項研究顯示,黃豆與雙酚A可能產生交互作用。過去曾有老鼠實驗發現,黃豆製品可以保護生殖系統,減少雙酚A對生殖系統的傷害,這項研究結果與過去動物實驗不謀而合。女性如果想要懷孕,最好避免接觸雙酚A,透過飲食,或許也能減少接觸雙酚A風險。
詳全文


40歲過後腎功能就會開始下降!護腎5招保健康
腎臟俗稱「腰子」,是人體過濾有毒廢物的重要器官,一旦發生病變衰竭,就需要接受長期洗腎治療;為什麼台灣有這麼多腎臟病人?
江守山醫師表示,不單是台灣,全球腎臟病比例也是節節上升,根據統計,全球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為10%-12%,台灣為11.9%(溫啟邦研究室,2008),亦即平均每10人中至少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 初期難發現
慢性腎衰竭一開始大多沒有什麼症狀,患者頂多出現輕微腳腫、頭暈、身體不適或是食慾不佳等症狀,所以常被大多數人忽略。等到腎功能嚴重下降時才會出現明顯噁心、嘔吐、嚴重貧血、水腫、呼吸喘、或是嘴巴有尿騷味、皮膚癢、睡不著等明顯症狀,一旦出現這些症狀,通常就要洗腎了,不然累積在體內的毒素會不停的殘害身體,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腎臟病不可怕及早治療最重要
為減緩慢性腎病前期病患惡化為「洗腎」患者,衛生署國健局針對腎臟病的高危險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臟病等),從事早期篩檢及預防糖尿病患者腎臟病變工作。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只要好好控制飲食及定期做驗尿、驗血、量血壓等檢查,可以延緩腎臟功能下降。在腎臟科門診裡,就有病患遵從醫囑,控制飲食、血壓、血糖、血脂,延遲了8年才洗腎。
江守山醫師也認為, 慢性腎衰竭並不是不治之症,如果能詳細診斷,適當治療,再加上配合飲食控制,就可以有效的延緩腎臟功能變壞的速度。為避免讓慢性腎衰竭的患者步入洗腎之途,呼籲一般民眾應預防三高上身,三高族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應做好疾病控制,可預防腎臟病的發生;並應遵循醫囑接受定期的驗血、驗尿、量血壓檢查,幫助自己瞭解腎臟的功能。
護腎5招
人到了40歲過後,每增加1歲,腎功能就會下降,就愈經不起損傷,而腎臟功能主要在調節和維持人體內的體液容量和成分,是泌尿系統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寶貝您的腎臟不可不慎。
1.不自行亂服藥:千萬不要吃來路不明、未經醫師處方的藥,如果有醫師開立的抗生素、止痛藥也應該按規定服用,不要服用過量,另外許多市售的止痛藥、感冒藥和中草藥都有腎臟毒性,也需小心服用。
2.留意血糖、血壓:血壓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可能會造成腎臟傷害,因此代謝症候群的患者,一定要配合醫師好好治療、並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讓病情獲得良好的控制。
3.飲食要均衡:飲食要均衡、不可暴飲暴食,若長期暴飲暴食,吃下太多含蛋白質的食物,將造成腎臟很大的負擔,使腎功能受損,因此,飲食盡量均衡、清淡,才是保腎之道。
4. 多喝水不憋尿:因憋尿產生的尿道感染,有可能造成腎衰竭,尤其現代人大多忙碌,很容易就有「習慣性憋尿」的情形,工作的時候,要注意時時提醒自己,每隔一段時間離開座位、喝杯水、上個廁所。
5. 留意身體狀況:如果民眾出現以下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尤其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高血糖等族群,一定要把腎臟病的症狀口訣「泡、水、高、貧、倦」謹記在心:
泡 →小便時有細微泡沫,超過30秒仍不散
水 →下肢壓下去會有水腫現象
高 →高血壓
貧 →不明原因貧血
倦 →經常感到很累、無力
詳全文
-
年節健康:
過年NG食物:加工肉 紅肉 含糖飲 高溫油炸
即將過年,國健署召開記者會,點名加工肉品、紅肉、含糖飲、高溫油炸烹調等,是過年常見NG食物。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這些NG食品容易造成肥胖,肥胖與大腸癌、乳癌相關,要多吃健康蔬果。
下週六即將過年,根據國健署統計,去年6天年假,3成民眾平均會胖上1.7公斤,推估今年9天年假下來,會胖上2.9公斤。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過年大多數年節食品都是高油、高脂、裹粉油炸、勾芡、多糖以及醬汁的食物,外加含糖飲,都會增加罹癌風險。「我想大家能夠從桌面上看到的NG食物包括,加工的肉品、或是醃漬過的,甚至是油炸的,在飲料部分,含糖飲料,這些都算是NG食品,大家其實也是都很了解,就是在逢年過節的時間,會比較開放一點,提醒當你在開放的同時,也要攝食一些健康的營養。」
王正旭表示,肥胖與大腸癌、乳癌最為相關,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到25%的乳癌、大腸癌患者,與活動不足有關。因此,過年最好還是以自己準備年菜為優先,多採用清蒸、滷、燙、涼拌等烹調。
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十字花科植物(介蘭、花椰菜、高麗菜)、深色蔬菜類(波菜、甘菜、生菜)、蔥屬食物(大蒜、洋蔥、韭菜)、薑黃、豆類(綠豆、紅豆、豌豆)、菇類(香菇、金針菇、木耳)、南瓜、番茄、全穀類(糙米、燕麥、大麥)、堅果類(核桃、杏仁、腰果)、梅果類、綠茶等食物,都是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防癌植物,王正旭表示,當中以十字花科類植物效果最好。
建議過年遠離加工肉品、紅肉、含糖飲、高溫油炸烹調等NG食物,年後不增胖也保健康。
詳全文


健康年菜換個花樣 熱量減半
過年快到了,家戶圍爐,難免大魚大肉,怎麼樣年菜吃得健康,營養師教大家運用小變化,準備健康年菜,營養師表示,傳統過年年菜,多會有澎湃的佛跳牆、炸魚等,提醒佛跳牆備料多為油炸品,可以改以圍爐火鍋代替,油炸年菜建議改以清蒸為主,過去一頓動輒兩千多大卡的圍爐大餐,只要稍做變化,一餐吃下來,熱量也可以減半。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為了讓自己和家人,不要過一個年下來,腹圍大了一圈,營養師教導大家,如何製作健康年菜,營養師歐于詳說,過去的傳統年菜,除了大魚大肉,為了讓食物可以保存久一點,也多會用油炸的方式烹調,結果光是一頓圍爐大餐吃下來,一個人吃下的熱量就高達兩千多大卡,等同已經超過成年人一天的熱量攝取量,營養師歐于詳建議,只要在傳統年菜的菜單上稍做變化,就可以料理出健康年菜,例如傳統的佛跳牆配料多為油炸物,今年的圍爐可以將佛跳牆改為圍爐火鍋,不過提醒,餃類等加工品的隱藏油脂較多,火鍋的配料選擇還是建議以蔬菜、新鮮海鮮食材為主,至於圍爐一定要有的年年有魚,建議以清蒸取代油炸。
另外過年期間,圍爐吃不完的料理,多會不斷重複烹調,提醒為了讓食物可以保持盡量鮮度,冰箱不過塞得滿滿,每次烹調時,也可以先將食物分裝好,每次吃多少烹調多少,不過重複煮食多次,讓食物的營養流失,也讓食材更容易腐敗。
詳全文


善用季節性蔬果 少鹽年菜較健康
少鹽年菜不好吃?但傳統年菜1人份的含鹽量卻超過人1天的所需!臺大醫院營養師游雅婷表示,長期攝取過多鹽分,容易有高血壓的可能,若想吃少鹽又有味道的料理,可用中藥材或辛香料調味。組長陳珮蓉強調,民眾可以使用季節性的蔬菜、魚或者大骨提味,既有食材本身的甘甜,又可以降低鹽含量。
臺大醫院21日召開「少納延壽,護新年菜」記者會,臺大醫院營養室特別製作了1桌年菜,有「橙香藜麥豬排」、「三味鮭魚」、「龍蝦水晶餃」及「百果猴頭菇湯」等。陳珮蓉表示,這桌年菜都是選用當季生鮮食材,利用天然香料,海鮮的自然海鹽味、水果的酸味,都是以少鹽的方式下烹調。
「橙香藜麥豬排」的香氣來源是柳丁與香草植物,藜麥的膳食纖維含量相當豐富,可促進腸道蠕動。游雅婷強調,柳橙讓豬排極富香甜,這樣就不需要再加入鹽來調味。
游雅婷說,「一般外食的湯品,1碗至少會喝進1到2公克的鹽。」陳珮蓉表示,在湯品這方面,民眾可以使用洋蔥、蘋果及中藥材讓湯頭濃郁甘甜,或者加入柴魚片,若不喜歡中藥材,也可以改為玉米、高麗菜、香菇蒂、白蘿蔔及甘蔗等增加甜味的食材。
臺大醫院還特別製作了少鹽的年菜食譜讓民眾參考,民眾可上臺大醫院官網查詢。臺大醫院也提醒民眾,年節應景的點心零食大多高油、高鹽又高熱量,淺嚐即可。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