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6月份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美FDA:減鹽三分之一 護心臟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一日公布非強制性的指南草案,建議食品製造商及大型連鎖餐廳降低產品鹽分,讓民眾的鹽攝取量減少三分之一,以降低罹患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
 FDA指出,人們從食物中攝取的的鹽超過百分之七十來自料理食品與加工食品。FDA訂定兩年及十年的減鈉目標,希望透過這份非強制性指南逐步減少國民的鹽攝取量,並將加鹽與否的選擇權交還大眾。
鈉攝取過量會提高血壓高、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美國成人每天平均攝取三千四百毫克的鈉,幾乎比建議量兩千三百毫克多出五成,FDA希望使它降至建議量。
FDA將受影響的食物分為一百五十項,包括麵包、披薩、三明治、火雞肉片等,每一項都有不同的低鈉標準。FDA以沙拉醬為例指出,現行醬包鈉含量從每百公克一百五十毫克到兩千毫克以上都有;白麵包的鈉含量則介於兩百廿毫克到六百七十一毫克之間。
FDA指南草案獲得美高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主任佛萊登支持,他說:「科學研究持續發現減少鈉攝取量可降低血壓高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即便微量減鈉也對健康有益。」佛萊登說,全球已有卅九國訂定食品含鈉標準,其中卅六國為非強制性的。CDC表示,每日鈉攝取量只要減少四百毫克,每年便能減少三萬兩千例心臟病發作,以及兩萬例中風。
指南草案將在與公眾及業界討論後才會定案。FDA旗下食品安全與應用營養中心主任蘇姍.梅恩說:「討論是協助我們訂定準確目標的必經過程。」但她拒絕透露指南何時會定案。美國最大遊說組織「食品雜貨製造商協會」首席科學家布魯納說:「我們認為還需做更多努力才足以決定能夠接受的鈉攝取量的範圍。這些審查標準必須涵蓋鈉攝取過多與過少對健康的危害。」。
詳全文


每日攝取3份全榖 死亡風險降20%
研究顯示,飲食若包含每日3份的全榖,可幫助人們更長壽,包含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死亡風險。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人員指出,每份含量16公克的全榖,可降低7%的整體死亡風險,包含降低9%心血管死亡風險以及5%癌症相關死亡風險。
提高全榖攝取量至每日3份或48公克,可使死亡風險降低20%,包含降低25%心血管死亡風險以及降低14%癌症相關死亡風險。
科學家分析了12項以上先前研究結果。這些研究從1970年至2010年在美國、英國以及斯堪的那維亞半島進行,涉及78萬6076名男性及女性參與者。
哈佛大學營養學系的資深作者孫奇(Qi Sun,音譯)表示:「這些研究結果更加支持目前的飲食指引,建議每日至少攝取3份全榖(48公克)來改善長期健康及預防早夭。」
孫奇警告,不要採用當前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這種飲食法忽視了全榖的好處,並稱應「審慎採行」這類飲食法,因為它們可能與升高心臟疾病和死亡風險有關。
全榖包含例如全麥、燕麥、糙米跟藜麥等食物。它們含有纖維,可改善膽固醇水平及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全榖也提供了維生素B以及會在加工過程中流失的各種礦物質等營養。
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建議富含蔬果的飲食,並表示攝取的榖物中至少要有一半是全榖。
研究報告發表於美國心臟學會的「循環」(Circulation)期刊網路版。
詳全文


葉黃素保護眼睛 天然食材取得
不少民眾喜歡買含葉黃素保健食品,眼科醫師呂大文說,葉黃素可補充視網膜色素層,降低有害光源傷害,可從天然食材取得,若要吃保健食品,應飯後吃。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公布市售葉黃素膠囊含量調查,13件產品有6件實際葉黃素含量低於標示,甚至有產品宣稱一顆含30毫克,實測只有0.1毫克,相差300倍,民眾可能花冤枉錢。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葉黃素可以補充視網膜上的色素層,用來抵抗紫外線、藍光等有害光源,保護眼睛及黃斑部,且葉黃素有抗氧化作用,幫助對抗身體產生的自由基;不過,隨著老化,眼睛葉黃素含量會降低。
他說,如果民眾要補充葉黃素膠囊,因葉黃素是脂溶性維生素,飯後吃吸收效果最好,建議的劑量是一般人每天6到12毫克,如果已有黃斑部病變問題,一天最高可吃到30毫克。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表示,民眾要從葉黃素產品標示中了解含量、選擇好的產品,可能沒有足夠資訊判斷,建議選擇信譽良好、可受信賴廠商。
不過,她也說,應從天然健康食材攝取葉黃素,多吃黃色、紅色蔬果,如胡蘿蔔、南瓜、番茄、甜椒,深綠色蔬菜如菠菜也有豐富葉黃素,每100公克菠菜就有12毫克葉黃素。
每人每天應補充5份蔬果,均衡飲食,不過陳醒荷說,學生、上班族在飲食均衡上較缺乏,建議每天還是要吃到5份蔬果,且紅、橙、黃、綠、黑、白、紫等各色蔬果都要吃到,這樣就不用擔心維生素或葉黃素缺乏。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喝1杯含糖飲料 生長激素停機2小時
喝含糖飲料恐長不高!冰冰涼涼的含糖飲料,是夏天消暑的好幫手;但醫師提醒,喝一杯500cc含糖飲料,生長激素則會停機2小時,還會排擠其他營養素吸收,喝愈多愈容易長不高,還會增加肥胖、慢性疾病的風險。
含糖飲料糖分高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任羅福松指出,坊間的手搖杯大多都是含糖飲料,平均一杯珍珠奶茶、紅茶、綠茶,都含有12顆以上的方糖,除了喝下多餘熱量外,還有香料、色素、磷酸鹽、咖啡因等各種添加物,恐有健康疑慮。
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家長最擔心孩子長不高,其實與含糖飲料大有關係。羅福松主任表示,根據研究發現,喝一杯500至600cc的含糖飲料,體內生長激素會停止分泌2小時,若喝2杯飲料,生長激素則會停機4小時,每天喝超過2、3杯以上,兒童的生長激素根本無法分泌,嚴重影響發育。
晚睡也會長不高
另外,羅福松主任觀察發現,國內學童普遍都有晚睡、熬夜的壞習慣,而人體分泌生長激素最多的時間,在夜間10時至清晨3時,且只有熟睡期間才會開始分泌,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長得高,建議幼兒園孩子應在晚上9時前睡覺,小學生則不要超過10時。
詳全文


小六生天天喝飲料 喝到「油包肝」
台中一名國小六年級男童,天天喝含糖飲料配蛋糕;年初時,他感染流感發燒就醫急診,意外發現肝指數飆高,高出一般人2倍以上,檢查發現有中重度脂肪肝,肝臟被厚厚的脂肪包住,完全看不到血管。
中重度脂肪肝
收治個案的家醫科診所院長楊淵琪指出,該男童身高153公分、體重58公斤,BMI值24,看起來就是個小胖子。抽血檢查發現,肝功能指數GPT為98、GOT是48,GPT、GOT數值為2比1,是急性脂肪肝發炎的典型狀況;進一步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油花花、看不到血管,診斷為中重度脂肪肝。
果糖增肝臟負擔
喝含糖飲料怎麼會變成脂肪肝呢?楊淵琪院長表示,含糖飲料多添加大量果糖,這種精緻糖需要先經過肝臟代謝,才能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中運用,不但增加肝臟負擔,日積月累堆積肝臟變成脂肪肝;一旦脂肪不正常燃燒,就會產生毒素,造成肝發炎。
均衡飲食改善
楊淵琪院長建議,18歲以下的脂肪肝患者,仍在成長發育階段,建議「限糖減重」,少吃精緻食物、含糖飲料,飲食應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平均一個月可減重2公斤,循序漸進改善脂肪肝。
詳全文


塑膠威脅胎兒時期就開始!導致新生兒體輕身短
塑化劑威脅,胎兒時期就開始!科技部今(15)日公布任基酚(NP)與雙酚A(BPA)調查報告,台灣人體殘留未明顯高於國際,但臍帶血濃度比母體血液高,很可能胎盤保護率不好,出生後體長較短、體重較低風險較高,兒童時期可能提早發育,生育能力也有受到損害疑慮。
陽明大學環職所教授陳美蓮表示,針對北部地區隨機調查200位孕婦,發現懷孕時4至6個月尿液NP濃度較高時,新生兒體長較短風險高出9倍,體重低於平均182公克,BPA濃度較高時,新生兒頭圍可能少於平均0.37公分;但NP暴露是否注意力不足風險增加,研究則認為兩者沒有關係。
任基酚(NP)與雙酚A(BPA)多用在清潔劑與塑膠製品,容易因環境污染進入食物,研究抽檢25種食物318個樣本,檢出率達到76%,台灣食物NP標準濃度高於德國5至10倍,新生兒在攝取母乳時就會受到影響,女性成長時接受到免洗餐具、飲料頻、市售便當等污染,很可能提早初經時間1.8個月。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醫師顏宗海表示,任基酚多用在清潔劑,容易排到外界污染食物,雙酚A多用在聚碳酸脂(PC),目前奶瓶已禁用,兩種物質都是環境荷爾蒙,會影響內分泌導致發育異常,不但新生兒容易受影響,兒童與青少年成長也容易受到傷害,最好方法就是減少環境污染與使用相關用品。
詳全文


老人健康:
長者忙碌 腦更靈光
很多人常抱怨生活忙碌、行程滿檔,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生活忙碌,可讓大腦更靈光,特別是年長者,更是如此。常行程滿檔的年長者無論是記憶力、處理資訊能力,還是推理能力,表現都比較好。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並沒有證實忙碌會讓人更聰明,之所以有這樣的現象,也可能是因為,聰明的人往往尋求更多刺激,且聰明的人也可能擁有更多資源、收入較高,促使生活更加多采多姿。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生命、壽命中心研究員莎拉‧菲斯汀妮表示,過去研究發現,年長者學習新事物,可讓心智更敏捷、思考更敏銳。她認為,生活忙碌對維持、促進認知功能很有好處。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五月十七日線上版《高齡神經科學新領域》期刊。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以三百三十名五十歲到八十九歲男女為研究對象,以問卷方式了解其忙碌程度,研究人員也讓自願者接受記憶力、資訊處理速度、推理能力與詞彙能力測試。結果發現,日常生活越忙碌的人,接受測試時表現越好。在記憶一些特殊事件時,記憶能力更佳。無論年齡、教育程度如何,結果都一樣。
過去研究顯示,年長者在心智、活動量、社交方面越活躍,心智能力往往比較好,出現失智症的風險也較低。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指出,上述三種活動都能促進大腦健康。
詳全文


懷舊療法興起 與失智長輩博感情
「這裡是哪裡?我沒有病,為什麼帶我來看醫生?」台灣預防醫學學會表示,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平均每4秒就出現這類失智患者。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兆煒則表示,患者在失智初、中期常有記憶力下降、行動力不變的躁動情形,只要透過「懷舊療法」給予患者熟悉的環境,可延緩失智的速度。
陳兆煒指出,若發現老人家最近開始重複問題、說同樣的話等,要注意可能是失智前兆,及早帶老人家就診並配合藥物治療,才能或多或少延緩病情急速加劇。只是一旦罹患失智症,就是一條無法再走回頭的遺忘之路。因此,陳兆煒呼籲,從年輕時就要養成運動習慣,讓血管、大腦思緒保持靈活與暢通。
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18日於萬芳醫院記者會上表示,失智症分初、中、後期,每一期的患者症狀表現不一樣,初、中期失智病人會有往外跑、躁動的異常行為,後期患者則連行動能力都失去,照顧者需負起病人的生活起居。
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兆煒解釋,大部份的失智症患者都屬於退化性失智,包括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並且,只要發生前兆症狀,就是一個不可逆的失智過程,只能透過藥物、認知訓練療法等,延緩失智症狀變嚴重的速度。
「有人2年內就從輕度失智變重度失智,有人透過很好的治療,10年才變成重度失智。」陳兆煒認為,後輩若行有餘力,應該花多一點的時間陪伴失智的長輩,透過和長輩聊他過去的事情回憶、放他喜歡的音樂、煮他喜歡的菜色等「懷舊療法」,可以補強失智患者對事物認知的能力,減緩症狀惡化。
詳全文


心理健康:
產後壓力大 若憂鬱上身須盡速就醫
產後憂鬱症 嚴重會出現妄想及幻覺
產後憂鬱症的成因目前仍不明,但與懷孕造成身體外觀的改變、經濟壓力大及扮演照顧新生兒的角色,有絕大的關聯。如果產後情緒低落的症狀一直無法改善,甚至持續時間達兩個禮拜以上,可至各醫療院所婦產科、小兒科或精神科尋求協助。除了抗憂鬱藥物之外,通常會輔以諮商或進一步給予心理治療。如果發生嚴重產後精神病時,產後媽媽除了會出現情緒激動、哭泣、個性行為改變之外,有些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妄想或幻覺現象,甚至誤認嬰兒已死亡或被掉包等幻覺,因此一有症狀必須積極接受治療,以免造成不幸。
對抗產後憂鬱 家人關心不可少
許多研究指出,約有六至八成左右的產後婦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低落。但是,多數會在數天至兩週左右逐漸好轉,而約有一成左右的婦女則出現憂鬱症的症狀,情緒久久無法改善或更惡化。因此如未覺察或不予理會,往往會因產婦身心疲累,而影響了寶寶及家庭關係。除產婦自我調適外,家人的理解和關心是不可少的,特別是父母、公婆和丈夫應該從旁給予支持與鼓勵,幫助產婦早日康復。建議產婦在生產後,每天撥出一小段時間外出散步,給自己一些喘息休息的機會,並且適度的向家人說出感受,並尋求家人的幫忙,相信對產後憂鬱症一定有所幫助。
詳全文


適度釋放壓力! 工作狂反而應該多休假
端午連假剛結束,許多人利用這段假期出遊旅行,遠離勞心勞力的工作崗位,同時也給自己舒緩低落情緒的機會,其實假期能有效釋放工作上的壓力,並帶來正面影響,尤其是對強迫型工作者(工作狂),更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休假對身心健康有正面效果
研究發現,休假對於強迫型工作者在與工作有關的反思與情緒上具有正面效果。假期為所有工作者提供一個很好的復元機會,特別是即使在非工作時間,依然會因為強烈的內在驅力而無法不工作的人。較長的假期能讓強迫型工作者暫時將工作拋諸腦後,有效改善情緒狀態。其假期結束返回工作後,相較於非強迫型工作者,強迫型工作者能較快回復之前的工作狀態。若只是平日晚上或周末的休息時間,因時數太短,不足以讓工作狂的身心健康達到正面效果。
休假不代表無所事事
開業醫范樂群院長表示,若工作狂對假期沒有適當的安排,一到休假期間,可能會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而昏睡、暴飲暴食、整天發呆,反而讓身體更加疲勞。若工作狂在休假期間,還掛念公事時,容易感到焦慮、孤單,甚至因為覺得自己失去價值而排斥休假,導致倦怠感、對事物提不起勁、眼睛乾澀、頭暈、心悸及胸悶等輕微的憂鬱症狀。
規劃假期時光更充實
范樂群醫師指出,休假的天數須考慮工作的年資、階級及與同事商量,由於東方傳統觀念會認為休假是偷懶、不負責任的行為,對工作狂而言,休假常會產生不安與罪惡感。范樂群醫師建議工作狂要改變對工作與休假的價值觀,可以試著問自己希望從工作中得到什麼、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快不快樂等問題。此外,休假仍須有計畫與目標,安排旅遊或培養興趣,都是充實假期很好的方式,避免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而感到失落。
練習放鬆 讓自己沒有負擔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休假必須是讓自己感到沒有負擔的,所以可以預先安排假期,同時不要選在有重要工作任務的時候休假,特別是長假。休假是一種將工作與生活切割的練習,一開始,練習在休假中多注入快樂的經驗,並學習讓自己放鬆,可以到家裡附近公園或操場散步、看場電影、喝個咖啡度過輕鬆的下午。工作狂容易在休假時還想著工作的事,因此可以先從每個月的周休二日中,挑選一個禮拜的假日,練習讓自己好好放鬆,學習將時間留給自己。
詳全文


過度完美主義 憂鬱症找上門
過度正面的人容易忽略危險、無法適當排解內心的負面情緒?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認為,這和憂鬱症患者的個性有關,所謂「過度正面」指的可能是強迫性完美主義!精神科博士楊聰財則指出,避免憂鬱症找上身的方法,在於要有「適度性的正面思考」和「建設性的負面思考」相互平衡。
社群網站的負能量話語大受歡迎,正夯的蛋黃哥、懶人貼圖深受時下民眾喜愛,日前更有精神科醫師表示,罹患憂鬱症的,往往都是那些過度正面的人!對此,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12日受訪時解釋,「過度正面」指的可能是強迫性完美主義。
潘建志表示,有強迫性追求完美主義人格的人,容易因為不夠完美、受挫之後,無法適應不完美的事物而感到焦慮、進而憂鬱。每個人的正面思考程度到哪裡是極限值、「完美」的解釋都因人的個性而異,但是對個人而言,過度至變成強迫就是不好的。
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受訪時表示,所謂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身體症狀,即人的精神開始出現焦慮狀況,他們會過度擔憂不必要擔心的事情。對此,醫師會開導病人理解事情的根源、改變他們過度求全的心態,但這些都需要經過長期的治療時程,最重要的是要因應病人的思考模式,做治療上的調整。
楊聰財舉例,如果眼前有人倒了半杯水給你,沒有憂鬱症的人會想說「還有半杯水」,有憂鬱症的人則認為「只剩半杯水」,兩者差別在於思考的角度不同。面對後者的思考想法,醫師會提供病患認知行為治療的解決方法,如:自己去加水、開玩笑對加水小妹說,「我水量很大,再給我一點水好嗎?」等多元思考的重要性。
「認知行為治療需要經過無數次的練習、讓病人養成多元思維的習慣、在多元思考中找到能讓自己開心的點。」楊聰財指出,醫師會協助進行病人病況的務實分析,但最終仍要靠病人自己找出解決的方法,用筆記記下之後,還要願意付諸行動解決。期間病人一定會多次出現負面思考行為的復發,這些都要靠專業的諮商師陪伴矯正思維模式。
詳全文


生活健康:
恙蟲病流行季節 郊外活動做好自我防護
疾病管制署今天表示,目前已經進入恙蟲病流行季節,近期恙蟲病通報病例數呈現上升,個案感染地以花東及離島地區為多;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到郊外踏青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部位塗抹經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並於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且換洗全部衣物,以減少恙蟲叮咬的機會。
疾管署表示,恙蟲病的潛伏期通常為9到12天,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無痛性焦痂;依據統計資料,到目前為止恙蟲病感染地以臺東縣、花蓮縣及澎湖縣最多,另外高雄市及新北市感染病例也較往年同期增加;而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歷年通報數自5月開始呈現上升,6到7月達高峰,9到10月出現第二波流行。恙蟲病如果未經妥適治療,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六十,經治療死亡率小於百分之五。
詳全文


高溫防中暑!農民謹記五步驟「躲、補、勤、要、保」
近日已進入夏季時節,全臺各地高溫炎熱,農委會提供農友「躲太陽、補水分、勤防曬、要通風、保連繫」預防中暑的5個小撇步,籲請農友在從事田間工作時,要特別預防中暑的發生,做好預防中暑的各項措施。
農委會指出,早上10時至下午2時太陽最烈,農友應儘量避免在大太陽下長時間工作,外出工作時儘量穿著淺色寬鬆衣服,並戴斗笠或帽子來遮陽,隨時補充水分。另外,也籲請農友不但要隨時注意身體狀況及自身安全,也留意周遭附近其他農友的情況,互相照應。
農委會提醒農友,如果有中暑情形發生,記得「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處理中暑5步驟,請儘快至陰涼處,將衣物鬆脫、用水擦拭身體及搧風來散熱,另外可補充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之電解質,但若有意識不清情況,則應避免進食,請儘快就醫。
為加強宣導農友預防中暑及防救觀念,農委會也將印製宣導DM及海報,送請各農會及各農業改良場透過農民講習、座談、集會等場合向農民進行宣導,並將製成宣傳影片於各農漁會電子看板播出,預防意外發生。
詳全文


遠離胃食道逆流 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
一名男性吃完東西後,常常感到喉嚨有酸水冒出感覺,且有時會伴隨上腹疼痛或胸口不適,躺下的時候最為嚴重,尤其吃完甜食或油膩食物,症狀更為加劇,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胃食道逆流導致,經由藥物治療後,已逐漸好轉。
長期胃酸逆流 嚴重恐引發潰瘍
胃食道逆流主要是因上賁門出現問題,使得胃酸往上跑到食道、喉嚨等,甚至跑到肺部,使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包括胃痛、胸痛、喉嚨痛甚至氣喘等症狀;高雄聯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及健檢中心主治醫師葉日貴指出,若長期處於胃酸逆流現象,嚴重時恐引發食道發炎、潰瘍,甚至食道癌等,不得輕忽嚴重性。
飲食避免刺激性 遠離胃食道逆流
葉日貴醫師進一步說明,胃食道逆流就是因賁門括約肌出問題所造成,包括老化、肥胖、食道疝氣以及懷孕等,都可能埋下致病的危險因子,但要避免胃食道逆流產生,最重要就是從平時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像是飲食上應避免食用甜食、咖啡因、刺激性等食物,且應戒菸酒,吃完東西後最好等30至60分鐘後再平躺較佳。
睡覺可將頭頸部墊高 減緩胃食道逆流不適
另外,睡前2至3小時應避免飲食,睡覺時也可將頭頸部墊高15至20公分,可幫助減緩症狀,平時也應避免穿太緊的衣服和褲子,都有助於減緩胃食道逆流找上門;葉日貴醫師提醒,若症狀仍持續無法改善,建議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對症下藥,才能避免症狀加劇。
詳全文


運動健康:
停經婦女動起來!研究證實:運動可減緩不適
「女性更年期」是卵巢功能從正常逐漸衰退,也就是從有生育能力變成不具生育能力的過程。《Maturitas》刊登西班牙運動醫學聯合會(Federation of Sport Medicine)的最新研究,指出運動對正處於停經期或停經後婦女,可減緩更年期症狀(menopausal symptoms),同時有益維持心臟、肌肉、骨骼及腦部的健康。
作者表示,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可增進骨骼健康,同時幫助維持肌肉質量及功能,增進柔軟度及平衡感。而特定運動例如皮拉提斯(Pilates)可能能夠增進平衡感,減少摔倒的風險。較長時間的運動和失智(dementia)、焦慮(anxiety)、及憂鬱(depression)等疾病的風險降低有關。
根據研究結果,高密度的間歇訓練(Interval Training)、皮拉提斯以及阻力訓練,可能是最適合停經婦女進行的運動項目。
詳全文


慢跑防運動傷害 善用護具、走之字坡、閃柏油路
防止慢跑運動傷害,除了鞋子、護具配備齊全,利用「之字形」下坡、不同方向輪流跑,也是健康又不傷身的小撇步。中山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吳濬哲就提醒,膝關節的耗損通常不可逆,應避免過度使用,建議跑草地、操場,不要跑柏油路,尤其是柏油路面的下坡路段,千萬要慢慢走。
吳濬哲表示,人體膝關節的活動非常頻繁,無可避免會逐漸退化,跑步的時候,大約6成的重量,會壓在膝關節內側,因此運動不過量相當重要,有慢跑習慣的人,建議不要天天跑,也減少在柏油路跑路,應到草地或跑道上。
而近來許多民眾喜歡的山路路跑、越野路跑,在吳濬哲眼中更是非常傷腳的NG行為,他說,偶一為之就好,千萬不要經常這麼做,否則說不定年紀輕輕,就跑出退化性關節炎。提醒民眾下坡不要用跑的,並利用之字形方式下坡,設法減緩坡度。
嘉義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許宏志表示,跑步的時候,感覺兩腳同時推進,但人其實都會習慣把重心放在某一隻腳。以60公斤的成人來說,平時雙腳站立,一隻腳各承擔30公斤重量,但跑步時不可避免會有單腳躍進的動作,加上蹬的力量,一隻腳最多會承受到4倍體重、240公斤重量,確實可能造成關節傷害。
至於方向,許宏志建議,盡量跑直線,如果是操場或須轉彎多次,應順時針、逆時針輪流跑,讓雙腿的受力均衡。
許宏志說,建議民眾每天步行7000到1萬步,若要慢跑,每周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到130下即可,距離大約2公里就達有氧運動的標準。
詳全文


藥品健康:
寶寶健康最要緊 哺乳媽媽「藥」注意!
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根據現今的研究結果,建議六個月內的嬰兒以純母乳(不搭配其他配方奶或水)的方式餵養,並可持續餵食母乳至2歲或以上,對寶寶有極大的益處。但這時如果媽媽生病需要服用藥品,不免會擔心藥品是否會傷害到寶寶、影響到母乳量的多寡,或是有沒有更安全的療法或用藥選擇。以下介紹哺乳時藥品使用的正確觀念及注意事項,父母們看完後也會更加安心喔。
藥品是否會分佈至奶水中?
藥品是否會分佈至母乳中,會受到藥品本身分子的大小、脂溶性、蛋白結合力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而言,分子小、脂溶性高、與蛋白結合力弱的藥品比較容易穿過屏障到母乳內。雖然藥品可能出現在奶水中,但大多數非常微量(一般小於母親攝入劑量的1%),通常並不會因此而傷害到寶寶,但仍有非常少數的藥物即使是微量也會影響到寶寶。因此,建議各位媽媽看診時務必告知醫師自己正在哺乳,領藥的同時也諮詢藥師意見後再行服用。
藥物是否會影響乳汁分泌?
會減少乳汁分泌的藥品包括強效利尿劑(如:Furosemide)、常添加於綜合感冒藥的Pseudoephedrine、某些口服避孕藥、人參(坐月子補氣時應盡量避免)…等;部分腸胃藥品(如:Metoclopramide, Domperidone與低劑量之sulpiride)則會促進乳汁分泌。無論藥品對於乳汁分泌之影響為減少或是促進,由於部分藥品仍有可能分佈至乳汁中,是否能使用這些藥品還是需由醫師依據藥品本身特性以及母親的身體狀況做謹慎的評估。
藥品在哺乳期間是一定禁用的嗎?
藥品:絕大多數藥品在哺乳期間是可以使用的,但抗癌藥品、荷爾蒙類藥品、放射性藥品這幾類並不適合於服藥時仍哺乳,對寶寶影響較大,如有上述用藥應與醫師仔細討論。除此之外,也要考慮自己的寶寶是否有特殊的疾病不適合某些藥物,例如:G6PD缺乏症(俗稱蠶豆症)的寶寶,母親也應避免服用特定藥物,例如:某些抗生素、解熱鎮痛劑、抗瘧疾藥品、降血糖藥品等,以免對寶寶造成傷害。
疫苗:以目前研究證據顯示,哺乳並不會影響多數疫苗的效力,而大部分的疫苗也不致影響嬰幼兒。目前市面上的疫苗中,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B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及結核菌皮膚測試,皆可讓哺乳婦女接種,但仍有些疫苗沒有做關於哺乳族群的臨床試驗,在施打前建議與醫師或藥師討論後再接種較為合適。
哺乳與吃藥的時間有需要特別隔開嗎? 或者是該停餵母乳呢?
建議媽媽們可與醫師討論使用這個藥物的急迫性,權衡媽媽不服藥與嬰兒不喝母乳的利與弊,可能的話,儘量選擇離乳後再開始服藥,或是嘗試找到較安全的替代藥物,不要急著停餵母乳唷!其實媽媽的健康狀況與心情也會影響乳汁分泌的多寡,保持愉快的心情,與醫師充分溝通,醫師會協助您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為了使哺乳時藥品在乳汁中的殘餘量降至最低,服藥時間建議儘可能選在寶寶睡最久的時段之前,且建議用藥前先餵奶並事前擠出備用,餵奶後馬上吃藥,服藥後過一段時間可將部份奶水擠出,也可以將存於母乳脂肪的藥物藉此排空喔!對於只需短期服用較高風險藥品時,可事先擠奶備用,並考慮暫停一段時間(因藥物而異)後再行哺乳。
如果想自己查詢哺乳時藥物資料,該怎麼做呢?
哺乳期間用藥很重要,記得看診時告知醫師,並於領取藥品時與藥師再次確認,但如果仍有疑慮或是自己在藥局購買藥品時,想要自己查詢藥品是否會經由哺乳影響寶寶,有下列方法可以參考:
藥品仿單(中文):也就是藥品盒內的使用說明書(若拿到的藥品非原包裝,通常也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裡面會列出關於授乳的注意事項。
Lactmed(英文介面):為美國國家圖書館提供給大眾的資料庫,輸入藥品學名後,裡面會詳述藥品對授乳嬰兒的影響、對乳汁的影響與總結該藥品是否適合使用,如藥品不合適也會建議可改用什麼藥品替代較佳,內容很詳細,為醫療人員查詢相關資料的常用資料庫。
詳全文


疾病健康:
憋尿、便祕當心血壓飆高!研究:中風比例增高
台大醫院一項發表在《美國生理期刊》的研究指出,長時間憋尿會影響血壓,有些人在膀胱滿載時,血壓甚至會升高20~30mmHg。有高血壓的人,憋尿顯然是件很危險的事情。年長者及糖尿病患等心臟病高危險群更不能憋尿。因為長時間憋尿後,要解尿時,由於副交感神經作用,有時候連血管也會跟著擴張,血壓突然急遽下降,有可能因此昏倒,對心臟造成傷害。
便祕的風險也類似。當用力排便時,常要閉住呼吸、使出全身出力、用腹部用力壓推出糞便。當排便愈困難時,愈要使勁出力,血壓就會急速往上飆,同時胸腔內壓力也跟著突然增加,就會使血液不容易回流到心臟。等到停止用力,大口呼氣後,血壓會突然下降,然後再上升,但因先前用力之下收縮的末梢血管還沒恢復,血壓依舊偏高。
短時間內血壓上下波動,容易誘發心臟病。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一項大規模的研究,追蹤調查了7萬多名停經後婦女6~10年,結果顯示,35%的婦女長期有便秘困擾,與其他婦女相比,有便祕問題的婦女發生血管栓塞、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比較高。
所以想要有好心臟,最好感覺有尿意、便意時,就去解放。有很多心臟病意外都發生在廁所裡。經常憋尿,膀胱壁緊繃,會造成血壓上升,不利於心臟健康。
詳全文


空污 首列中風因素
根據今天刊登的健康研究報告,空氣污染首度被點名是引發中風並造成死亡或殘障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開發中國家。
法新社報導,空氣污染列入中風十大因素,與吸菸、高血壓和肥胖等較為人知的風險並列。內從煮飯油煙、外至交通廢氣都屬空氣污染。
國際研究團隊分析其他研究、報告和官方統計相關資料後設立數學模型,估算一九九○年至二○一三年一百八十八國中風風險。
共同撰寫研究的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費金(Valery Feigin)說:「我們研究有一項驚人發現,就是可歸因於環境空氣污染的中風負擔比例出乎意外地高,尤其在開發中國家。」
這群研究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依人們因中風生病、殘障或死亡而流失健康年歲,率先將全球中風負擔量化。研究團隊表示,儘管各國各區之間差異大,就全球而言,十大風險因素是高血壓、水果攝取量低、過重、吃太多鹽、抽菸、蔬菜攝取不足。
第七是環境污染,第八是源自固體燃料的家庭空氣污染,第九和第十是全穀攝取量低和高血糖。
亞洲和非洲的中低收入國家中,中風負擔近五分之一歸因於家庭空污,類似比例也歸咎於中國大陸和印度的環境空污。
研究結果刊登在期刊「刺胳針神經學」(Lancet Neurology)。「衛報」網站也報導,同領域的科學家表示,這項「警世」研究顯示,空污對心、肺和腦部造成的傷害一直被低估。
詳全文

年節健康:
國民健康-1顆粽子熱量 得跑2小時消耗
衛福部國健署提醒,市售傳統肉粽常包有五花肉、以及經油拌炒過的糯米,1顆熱量高達628大卡,相當於一個雞腿便當,一名60公斤的成人,要慢跑超過2小時才能消耗1顆粽子的熱量。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市售粽子時常油膩膩,1顆約含14.6公克的飽和脂肪,逼近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日飽和脂肪量上限的75%,也表示一天吃2顆就超標。
民眾若在連假4天裡,每天中餐、晚餐各1顆,體重會增加約0.65公斤,假期結束恐要慢跑近20小時,或划單趟500公尺、共162趟的龍舟,才能消耗吃下的粽子熱量。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想要兼具飽口福和護健康,買粽子時,應掌握5大原則:「看標示」、「挑食材」、「減份量」、「搭蔬果」、「少沾醬」。她強調,產品型錄標示的熱量,常是用100公克來計算,民眾要自行換算成實際重量,避免吃下過多熱量而不自知。
傳統粽子使用的糯米,常經油拌炒過,脂肪含量高。林莉茹建議,可選擇全榖或雜糧口味的粽子,內餡以瘦肉、雞肉或海鮮等較低脂的白肉,取代脂肪多的豬五花肉。吃粽子以外,餐桌上也應搭配當季盛產的蔬果,如鳳梨、小番茄、芭樂、小黃瓜、竹筍等等,不僅維持營養均衡,還能增加飽足感,避免粽子1顆接1顆吃不停。
林莉茹指出,很多人吃肉粽喜歡沾甜辣醬、吃鹼粽愛沾砂糖或糖漿,建議以原味為主,避免額外吃入過多的糖和鈉。她指出,攝取過多鈉容易出現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過多糖則易出現肥胖、代謝異常與齲齒,並因刺激胰島素快速分泌而造成血糖、情緒不穩,同樣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