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11月份 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防彈咖啡可以減重嗎?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739期 2019/11/15

喝椰子油加奶油泡的「防彈咖啡」可瘦身?吃褐藻糖膠能抗癌?您相信嗎?違規食品廣告每年超過4千件,大多是宣稱減肥、瘦身,甚至有癌症患者誤信廣告而延誤就醫。對此,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院長趙振瑞教授強調:「想維持健康、管理體重,不可能單靠飲食就能達成。食品只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素與體力,沒有任何療效。」

食品不能宣稱療效
為什麼《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8條,禁止食品標示、宣傳或廣告不實、誇張、易生誤解或宣稱醫療效能呢?趙振瑞說明,因為吃的頻率與劑量,會影響民眾安全。

「一但冀望透過吃某項食品達到某種療效,可能就會常常吃並覺得無害,而忽略攝取頻率過高時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趙振瑞說明, 防彈咖啡的原理與生酮飲食雷同,都是減少醣類攝取、提高脂肪攝取量,促使人體在醣類不足的情況下,分解脂肪、產生酮體作為能量來源,但酮體屬於酸性物質,一旦沒有適當排除、積累滯留於體內,恐發生酸中毒,而椰子油屬於飽和性脂肪酸,攝取過量也會增加身體負荷。至於褐藻糖膠則是食品,在尚未成爲藥品之前,也不具任何療效。


在攝取劑量方面,以食物裡的營養素維生素C為例,也可以當成藥品,但高劑量具有風險性,若當作藥品,必須遵循醫囑服用。至於能宣稱保健效果的食品,只有經衛生福利部審核通過的健康食品,通過安全及功效性的評估,才能貼上小綠人標章。

1919護食安、堅持「五不」
誇大不實的食品廣告都是報喜不報憂。趙振瑞提醒,消費者可藉由查證正、反面說法,以綜觀角度看待食品廣告,或是到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的「違規食品、藥物、化粧品廣告民眾查詢系統」官網查詢。

當您或家中長輩遇到無法辨識的食品廣告,可直接用市話或手機撥打1919全國食品安全專線,提供民眾諮詢、申訴、檢舉服務喔!並堅持不信、不聽、不買、不吃、不推薦的「五不原則」。
詳全文

生活健康:
健康食品的保健功效有哪些?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737期 2019/11/01

現代人注重養生,各類標榜調節生理機能、補充營養等產品也應運而生。為保障民眾健康與消費權益,我國自民國88年施行「健康食品管理法」,以規範該類食品,「健康食品」一詞即成為法律名詞。法律上定義的健康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效,並標示或廣告其具該功效的食品,該「保健功效」必須經衛生福利部(以下稱衛福部)公告。


健康食品的「保健功效」並非無所不能或神奇無比;它是具有實質科學證據,增進民眾健康、減少疾病危害風險的功效,但該功效非屬治療、矯正人類疾病的醫療效能。目前經衛福部公告的健康食品保健功效,類別共有13項:「調節血脂」、「骨質保健」、「護肝」、「抗疲勞」、「調節血糖」、「免疫調節」、「牙齒保健」、「延緩衰老」、「促進鐵吸收」、「胃腸功能改善」、「輔助調節血壓」、「不易形成體脂肪」、「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以具「調節血脂」保健功效的健康食品為例,產品所准許宣稱的「調節血脂」功效,及其相關功效宣稱敘述,可取決於個別產品依據衛福部公告的保健功效評估方法,提出科學實驗驗證結果,並經審查核准;或是能提出符合衛福部公告規格標準的檢驗結果(例如魚油或紅麴類產品)且經審查核准。

食藥署提醒,健康食品本質仍屬食品,雖然通過審查許可具有輔助身體健康的功能,但是並不具有任何醫療效能,也沒有等同藥品的效果,更無法取代正規治療。若您身體有任何不良狀況,仍應循正常醫療管道診治,切勿自行食用誇大功效或療效產品,以免花錢又傷身。
詳全文

食安健康:
羊肉挑選有撇步
食品安全資訊網
2019/11/14 資料來源:食品安全辦公室

冬天腳步逐漸逼近,許多坊間滋補去寒的料理不勝枚舉,其中羊肉料理更是箇中翹楚,例如羊肉爐、麻油炒羊肉、白涮羊肉、梅干扣羊肉、羊肉清湯、羊肉炒米粉等都是饕客的最愛;但品嚐美味羊肉的同時,你知道購買羊肉時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嗎?另外,國人對本土羊與進口羊食用習慣上的差異,也讓我們告訴你~

羊肉選購有訣竅,安心食用沒煩惱
在選購羊肉或羊肉類調理包等相關產品時,除了注意販賣場所是否衛生無虞,肉品儲藏的冷藏冷凍設備是否完善外,更要注意肉品的外包裝及現場張貼的告示牌,是否將以下幾個關鍵要點標示清楚:
• 品名。
• 羊肉及羊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或原產國,例如臺灣、紐澳等。
• 有包裝的羊肉加工製品,例如羊肉爐等產品之有效日期。

此外,依衛生福利部規定,坊間的餐廳、攤販或街頭小吃,若販售的料理中含有羊肉成分時,也必須在菜單、店內顯眼處,甚至是採用告示牌的方式,提醒消費者們羊肉原產地(國)的資訊。

所有的羊肉及羊肉產品都有清楚標示羊肉可食用部位的來源國等資訊,本土的臺灣羊要如何挑選呢?針對臺灣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自98年開始推動「國產羊肉認證標章」,透過產、官、學等專家組成「國產羊肉委員會」審查,通過藥物殘留檢驗、在合法屠宰場屠宰,且不得有任何食安違規事件,始得取得認證,後續不定期抽查確保認證品質,並於103年進一步結合店家推出經中華民國養羊協會認證的國產羊肉專賣店,讓想去吃國產羊肉的消費者,去得開心,吃得放心,外帶也買得安心。

另外,農委會於106年推動「國產羊肉生產追溯制度」,在銷售端,消費者以手機掃描店家懸掛國產羊肉溯源告示牌上的QR code,再輸入羊隻屠體編號後,可獲取相關追溯資訊,確保吃到經屠宰檢查合格之國產羊肉。

本土羊 V.S. 進口羊,料理方式大不同
國產羊肉來源,主要以山羊肉為主,肉質紮實較無腥羶味,且為與進口羊肉區隔,國內採取俗稱「溫體羊肉」的方式供應,即是羊隻屠宰分切後於傳統市場販售或直接輸送至店家,經冷藏與細分切處理後,以清燙或涮燙羊肉片的方式進行調理,另輔以帶皮羊肉或炒羊肉料理搭配火鍋供餐。
至於進口羊肉,主要以綿羊肉為主,其保存方式多為冷凍,與國產羊肉多為冷藏保存大不相同;在料理方式上,進口羊肉為西式餐廳烹飪以羊肩排與肋排居多,或是坊間火鍋店家提供冷凍大骨、連皮帶骨、冷凍里肌或腿肉切成片狀作為火鍋食材之呈現方式。

看了這麼多種料理方式,您喜歡哪一種呢?無論選擇哪種料理方式,挑選羊肉時,要選購標示清楚的羊肉及羊肉產品,才是安心的保障喔!
詳全文

用藥健康:
流感疫苗將開打,8大疑慮說清楚
康健雜誌
2019/11/08 作者 / 張曉卉 · 出處 / Web only

流感疫苗首波11/15開打,今年因為時程延遲,許多人擔心太晚打或者打不到,萬一大流行很可能中標;也有些人對疫苗仍存有錯誤觀念,《康健》整理疾病管制署發佈的資訊,快速理解流感疫苗。

Q:為什麼今年比較晚打?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流感疫苗選株會議延後1個月公布選定的北半球流感疫苗H3N2病毒株,造成全球流感疫苗製造生產及供貨時程延後,各國家都可能有程度不一的影響,例如英國和台灣一樣,比往年延遲至108年11月才能開始接種作業。

Q:自費流感疫苗比較好?
公費自費一樣好。
無論是公費或自費疫苗,每批疫苗檢驗審查程序都一樣,必須符合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查驗登記規定,檢驗合格、核准才能使用或進口,疫苗品質均受嚴格把關。
並且,今年的公費和自費都是四價疫苗,保護力相同。

Q:可以指定廠牌嗎?
公費不可以。今年的公費疫苗共有2家廠牌,疫苗配送採「先到貨、先鋪貨、先使用」原則,民眾接種疫苗的廠牌會依對象採「隨機」安排方式,無法指定廠牌,各廠牌適用年齡如下:


Q:為什麼學生、老人先接種?
衛福部依據專家會議建議,為了阻斷病毒在社區傳播,降低高危險族群感染風險,減少併發重症或死亡,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以高傳播族群優先施打,所以排定第一波對象是學生和醫事人員,因為學生在校園完成集中接種後,可以降低社區整體流感死亡率,還有家中孩童的流感嚴重度,進而間接保護其他高風險族群。醫療人員也是相同考量。

第二波是老人和學齡前幼兒,最後是其他族群。


Q:我家念幼稚園小小孩排第二波,會不會打不到疫苗?
疾管署估計今年學齡前幼兒應接種人數共計114萬人,其中:6個月~3歲以下幼兒約50萬人、3歲~國小入學前幼兒約64萬人。

今年採購的公費疫苗608萬劑中,適用3歲以上的疫苗約413萬劑,6個月以上適用疫苗約195萬劑,依歷年疫苗使用情形研判應該夠用,疾管署也已經請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對每階段疫苗,特別是幼兒的流感疫苗數量控管,確保各類公費對象接種權益不受影響。

Q:流感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打嗎?
可以。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

Q:打完流感疫苗,曾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的感冒症狀?
有可能。就像服用藥物一樣,你的身體會有反應,流感疫苗也是,剛打完可能會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紅腫;接種後頭一兩天,有些人會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ㄧ般會在幾天內自然恢復。

嚴重的副作用,如立即型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臨床表現包括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氣喘、眼睛或嘴唇腫脹、頭昏、心跳加速等),發生機率非常低,若不幸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所以建議打完針後,應該在接種單位或附近稍做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沒有不舒服再離開。

接種後應注意有沒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意識或行為改變等異常狀況,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並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

Q:流感疫苗可以完全抵抗流感?
不一定能100%有效抵禦流感。
流感疫苗是醫學實證的有效保護,完成疫苗接種,雖然不能完全預防流感,卻能在感染病毒時,減少症狀和發生嚴重併發症(例如十大死因裡的肺炎)風險,降低住院和死亡機率,這也是政府和醫生苦口婆心希望民眾多去打疫苗的原因。

雖然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機率,但還是有可能感染其他呼吸道疾病,所以最基本的個人衛生保健及各種預防措施還是要做,例如常洗手,打噴嚏或咳嗽用手帕或袖子掩蓋口鼻,出現感冒或疑似流感症狀,少出現在公共場合。
詳全文

老人建康
您補對鈣了嗎?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739期 2019/11/15

「聽說隔壁的花媽媽骨折住院了,不小心跌倒骨盆就裂了。」退休的王太太一聽到鄰居受傷的消息,想到去年也因摔倒撞傷骨盆,特地提醒上了年紀的好友,要適時補充鈣質預防骨折。根據統計,停經後的女性約有30%有骨質疏鬆,但市售鈣片的品牌、配方多到令人眼花撩亂,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食藥署說明,鈣通常會和鹽類組合成為化合物,如碳酸+鈣=碳酸鈣,檸檬酸+鈣=檸檬酸鈣,磷酸+鈣=磷酸鈣,胺基酸+鈣=胺基酸螯合鈣等等,而不同組合的純鈣含量和吸收率,也是選擇鈣片的重點喔!

舉例而言:碳酸鈣的含鈣量高,但吸收率低,而胺基酸螯合鈣的含鈣率偏低,但吸收率卻非常高。不同的鹽類也會造成人體不同的副作用,如:碳酸鈣經胃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引起腹脹、碳酸鹽沉澱物,進而引起便秘,而腎功能不佳的病人,攝取檸檬酸鈣會增加食物中鋁的吸收。此外,許多食品及藥品也容易影響鈣質的吸收,例如,部分胃藥會影響鈣質的吸收,若有補充鈣質的需求,建議仔細跟藥師討論需求及服用方式,才能達到最有效的吸收效果喔!

除了補鈣,攝取其他維生素及礦物質也有助於留住鈣質,如:維生素D可幫助鈣吸收、維生素K可鞏固骨頭、鎂及鉀減少鈣質流失,而蛋白質則可讓肌肉更強健,才能支撐骨頭,這些都是預防骨質流失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均衡飲食及適度的日曬與運動,才是最重要的喔!

詳全文

疾病健康:
研究:反式脂肪吃10年 失智風險增5成
康健雜誌
2019/11/25 作者 / 張淑芬 · 出處 / Web only

滿布奶油的蛋糕甜食、咬下去滋滋響的炸物,都是令人難以抗拒的美味;即使大家都知道,這些含有人工反式脂肪的食物吃多了,將造成心血管極大的負擔。日本的新研究發現,反式脂肪又增添一項壞處: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這裡說的反式脂肪,指的是植物油經過氫化加工之後的人工產物。氫化使得植物油從液態變成半固態,方便做成塊狀油,可供塗抹或做為內餡。最常出現反式脂肪的食物,以烘焙食物、酥炸物,以及包餡的糕餅甜點為主,另外還包括泡麵和奶精等。

血液中人工反式脂肪含量提高失智機率
許多研究都證實,反式脂肪導致心血管阻塞與發炎。日本九州大學刊登在美國《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研究,驗證反式脂肪另一樣壞處:血液中含有較高反式脂肪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也較高。

這項研究針對1,600多名、年齡60歲以上的日本男女,進行為期10年追蹤。受試者在參與研究之初都沒有罹患失智症,並接受檢查,確認血液中反式脂肪的含量。10年之後,這些已經邁入70歲大關的受試者中,377名診斷罹患失智症,其中247名為阿茲海默症。

在排除抽菸、高血壓和糖尿病等高風險因子後,研究人員發現:血液中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受試者,罹患各類型失智症的機率,比其他人高出至少52%。

研究人員發現,受試者吃下的反式脂肪,絕大多數來自於酥皮類甜食,其次是人造奶油、巧克力和糖果類甜食、焦糖、可頌麵包、奶精、冰淇淋,和米果餅乾。

「這項研究讓我們更加確定,反式脂肪能不吃就不吃,」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教授二宮利治指出,最理想的狀況,是政府立法規定完全禁用反式脂肪,不過至今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還是容許食物裡含有反式脂肪。


(日本的新研究發現,受試者吃下的反式脂肪來源,以酥皮類甜食為大宗。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灣衛福部從2018年7月1日開始,宣布食品不得使用不完全氫化油,減少民眾吃下反式脂肪的機率。

體內發炎影響認知 反式脂肪是元凶之一
許多研究都證實,反式脂肪會提高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風險,同時會增加體內胰島素阻抗,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機率。

美國神經退化性專家布萊迪森(Dale E. Bredesen)在《終結阿茲海默症》一書提到,身體的發炎反應是導致認知退化的其中一項原因。而飲食裡的反式脂肪,則是元兇之一。體內一旦有發炎反應,會干擾荷爾蒙的分泌,抑制體內製造Omega3脂肪酸,進而影響大腦功能。

美國紐約州阿茲海默預防中心主任艾賽克森(Richard Isaacson)說,這項研究結果也提醒我們,食物成分標籤的重要性。「含有太多加工物與添加物的食品,還是少碰為妙。」
詳全文